標簽:煙臺,,北極星,北京冬奧會
膠東在線2月4日訊(記者 許加薇) 今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來自全球約90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名運動員將共赴冰雪之約,為全球數億觀眾奉獻一屆精彩絕倫的冬奧會。在這場冰雪盛會的背后,各大冬奧場館建設中包含的“國產科技”成為廣大網友關注和討論的熱點。值得自豪的是,這當中,也閃耀著“煙臺智慧”!
記者了解到,由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在北京冬奧會的重點場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冰球館以及冬奧會重要保障工程京張高鐵提供計時授時關鍵技術保障。以往,冬奧會賽事幾乎被歐美國家鐘表企業所“壟斷”,中國鐘表供應商進軍冬奧會,尚屬首次。
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為北京冬奧計時授時

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主要作用是為賽事計時計分、錄像、安保、辦公,以及相關聯智能化設備提供統一的標準時間。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冰球館三個場館共安裝了500多只北極星時鐘,參賽參訓等人員抬頭所見的都是統一標準、來自煙臺的“北極星”時間。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程師楊家葉介紹,該時鐘系統能夠確保面對冬奧會場館室內外溫差變化、任何突發事件等,依然能保持時鐘的正常運行。”整個系統的冗余熱備、逐級雙重校驗等技術算法的應用,可以有效應對各種因素產生錯誤和故障。”

他補充,為了保證設備在各種條件下穩定運行,所有北極星時鐘都通過了-30℃—70℃的高低溫老化試驗。而且,系統采用高穩定的馴服恒溫晶振,時鐘終端采用溫補晶振,利用晶體的恒溫槽或補償電容陣列有效應對溫度對于時鐘精度的影響,全部時鐘設備都配備了高精度的時鐘芯片,使得系統無論終端脫機,還是在線狀態下都有一個精準的時間。
不僅是技術先進,針對冬奧會不同的應用場景,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也相應對系統做了一些人性化的設計和考慮。楊家葉舉例,比如時鐘終端可以根據設定,顯示比賽時間倒計時等信息;也可以定時打開和關閉時鐘終端,一方面可以在不使用時關閉時鐘、節能減排,另一方面避免時鐘終端在運動員休息時產生影響。“時鐘內部采用高精度的環境光傳感器,可以實時感知環境光線亮度等信息,并實時調整顯示電路的電流。通俗地說,就是環境光線越亮,時鐘就會越亮。環境越暗,時鐘越暗,以使得時鐘終端的亮度更加柔和、舒適。”楊家葉解釋道。

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不只運用于冬奧會場館項目,也運用于冬奧會的重點交通保障工程京張高鐵。據了解,京張高鐵2019年12月30日開通,工程應用的北極星時鐘系統24小時不間斷提供時間的同時,還根據每一站所在地域的人文地理特色,做了相應的外觀設計,做到了“一站一景”。如今,步入京張高鐵太子城站、北京北站、八達嶺長城站、張家口站等高鐵站,隨處可見與“一站一景”與“百年京張”高度融合的北極星時鐘系統。
助力中國創造,推動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位于煙臺市高新區經三路36號聯東U谷A28號的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始建于1975年,是煙臺北極星國有控股有限公司的技術開發中心,我國首創的特種技術用鐘研發基地,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煙臺市以太網艦船用時間控制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眾所周知,北極星始創于1915年,是中華老字號,中國名牌,歷經百年,底蘊濃厚,榮譽眾多。悠久的歷史,馳名的品牌,砥礪奮進的開拓進取,造就了研究所成為北極星科技板塊熠熠生輝,成為傳統品牌融于現代科技的優秀代表。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具有很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及成果轉化能力,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注重自主創新力的培育,不斷致力于尖端時間科技的創新和突破,公司有優秀的技術、市場、制造、管理團隊,完善的研發生產體系。時間同步系統(大區域時間系統)是研究所于1996年在國內率先研制成功的自動控制時間系統,為國內首創,替代了進口。
此次北極星智能時鐘系統除了應用于北京冬奧會場館外,還曾應用于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國家體育館等國家重點工程;場館、機場、樓宇等工程;參與并見證了飛速發展的中國高鐵建設事業,成為高鐵時鐘系統最大供應商;伴隨中國快速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事業共同前行,北極星時鐘系統應用于眾多國內外軌道交通工程,在運營里程居世界首位的北京地鐵市場占有率居行業首位,為中國軌道交通事業快速發展貢獻了力量。
此外,公司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北極星時鐘系統不斷閃亮亞、非大陸,應用于伊朗、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赤道幾內亞、剛果、埃及、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鐵、鐵路、場館等工程,工程業績居行業首位。多年來,煙臺鐘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所掌握的時間科技關鍵核心技術、高科技智能化精密計時產品,竭誠服務于國內外眾多重點工程,為中國鐘表領域科技進步及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